江門城區歷史上屬新會縣轄地,地處西江及其支流蓬江匯合處,江北蓬萊山與江南煙墩山對崢如江之門戶,故名“江門”。據載,元朝至正二十三年(1363年),先人已在蓬萊山西山坡上辟一墟場,稱“江門,街在墟的最高處,故稱“墟頂街”。今興寧路、倉后路、長堤一帶在當時是蓬江河面,每逢二、五、八日撞期,趁墟的人都是劃船而來,船停靠在水埗頭下的河岸邊,再順著石板臺階進入墟場。后來為管理方便,將墟場劃分為若干擺賣地點。今日之“賣雞地”“京果街”“打鐵街”“豬仔墟(安龍里 )”“缸瓦地(泰寧里)”“燈籠街(京果街一部分)”“墟街(東南勝街)”,就是沿用舊日擺賣地點的舊名稱。散發著濃郁的歷史氣息。
明朝后期,江門墟擴展至現在的蓬平、興寧路、新市路一帶,被稱作“江門街”,成為“千艘如蟻集江濱”“客商聚集,交易以數百萬計”的繁榮的商品集散地。然而,清康熙元年、三年(1662年、1664年),政府領布兩次“遷界今”,江門居民被迫徒遷,所有店鋪被焚毀,留下廢墟一片?滴醢四(1669年)“遷界令”廢除,居民回歸復業,江門重新成為重要的貿易中心。乾隆十九年 (1754年),朝延準許新會縣在江門街設縣丞署,作為在江門的行政機構。墟頂經數百年發展,成為江門政治商務中心,孕育出城市的維形。今天仍殘留的縣丞暑圍墻,是這段歷史的見證。
晚清和民初,江門對外開放得風氣之先,成為華僑歸鄉投資的集聚地區,工商業和城市建設取得了巨大發展,1925年江門成為省轄市,城市建設改造大規模展開,至1930年代形成了長堤一帶的騎樓街區。墟頂仍是城市重要的手工業、商業集聚區和高檔生活居住區。今天余慶里、三桁瓦舊址、永安按當鋪依然矗立,記錄著往目的輝煌。
墟頂,見證了城市數百年風雨滄桑和光輝繁榮,是城市歷史和經濟文化發展的標志。墟頂和石灣直街、騎樓街區共同組成了江門長提歷史文化街區,韻味淳厚,歷久彌新。